中国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公司欢迎您!
返回首页|集团网站|集团站群
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新闻动态>媒体聚焦

2016,看中央媒体如何诠释建筑公司改革发展

新闻来源: 中铁四局建筑公司 发布日期:2016-12-16

反映农民工生活作品获奖

《工人日报》(2016年01月25日07版)

反映农民工工地生活的散文作品《一碗菠菜汤》,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中获得一等奖。《一碗菠菜汤》是中铁四局建筑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方成龙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创作的。作品通过在工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描绘出企业对劳务工人的关爱,用关爱之心去管理,用关爱之心去感动。作者热衷具有建筑工程文化特色的“铁味”文学,突出反映了“建筑人”的生活气息,作品内容大部分来自于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其“工”字特色为文学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舒郁仁 查高英)

“大课堂+微课堂”入心励志

《工人日报》(2016年04月08日07版)

中铁四局建筑公司为适应市场“新常态”,今年把企业转型发展作为目标,致力于建设大轨道交通房建企业,坚定走“专业强企,综合发展”之路。为形成上下同心、力量同聚的合力,以“大课堂+微课堂”方式,广泛开展转型教育,使企业转型入脑入心。

他们开设大课堂,制定两级大课堂学习制度,有两级领导和先进典型登台,采用报告讲解、党课学习形式,阐述转型意义,今年已举办大课堂46场,实现全员全覆盖;开设微课堂,利用电子微信、电子简报等快捷形式,不定期编发“转型”微信,及时传递有关知识和意义,已编发23期,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转型输灌,目前该公司各级转型教育层层推进,员工对转型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方成龙)

【政工微调查】责任心和使命感最关键

《工人日报》(2016年07月01日07版)

该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现有员工1363人,其中党员772名。通过座谈会、随机走访和“背对背”问卷调查等形式,相关部门在所属12个项目245名职工中进行了调查,其中党员194人,党员干部109人,普通党员85人,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87人。

调查显示,在生产经营中,党员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责任心和使命感最关键。

党员总是冲在最前面

调查中,有91%的人认为,党员作用在新时期下发挥的依然很好,在国家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大潮中,党员总是冲在最前面,也是最具有代表性和优秀素质的。

这一观点,在194名党员中显得尤为突出,认为作用发挥好的党员干部占到94%,普通党员中认为好的也占到90%。他们认为,新时期与革命战争年代不同,党员的角色成为一种身份,在国家发展和企业建设中责无旁贷。

该公司党委坚持做到工程建在哪,党组织就成立到哪,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涌现出全国道德建设先进个人肖丽娜、海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玉龙等一批优秀党员。

党员李叶根,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公司副总级项目经理、劳动模范,所负责的福州地铁项目,工期成本、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等各项指标多次得到业主和监理单位表扬,并获评局“十佳项目部”称号。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作为一名项目管理者,首要身份是一名党员,必须时刻不忘企业利益和组织培养。”

最应提高个人素质

党员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调查显示,有206人认为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更要不断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

调查中,83%的人表示,党员作用发挥的好坏,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因素是党性修养,要让党员彻底摒弃“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没两样”的思想,从党性原则上提高主动发挥作用的意识。

同时,还有超过76%的人认为,要从发挥党组织作用入手,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的平台。

侯丽芳,是该公司唯一的基层女性党组织书记。她说:“我们坚持围绕项目抓党建,积极开展争当‘工地先锋’、‘党员包保责任制’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党建活动,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有效载体。”

责任心和使命感最关键

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党员发挥作用的因素方面,受访者对党员个人素质、责任心和使命感、组织推动、工作环境等方面都做出了选择。

有92%的受访者认为,责任心和使命感最关键,这从思想上决定了党员发挥作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94名党员中,选择这一因素的也超过85%,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条件,一个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将是驱使他奋发向上、勤勉有为的良药珍品。

他们认为,在国有企业,要改变吃大锅饭的传统观念,从增强党员责任心和使命感入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一个集体、一个团队才会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中,他们更多地关注党员个人素质,而35岁以上的党员则更多地从关心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希望党组织更多地引导党员加强自身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有60%的普通党员提出,要将提高党员素质与组织培养教育结合起来,从思想和行动上打好基础。

党员、“合肥好人”古德贤说道:“党员发挥作用与否和发挥的好坏,关键在个人,新时期党员作用的发挥,其实无处不在,平凡的岗位上创优,也是作用发挥的一个方面!”

年轻党员需提升认识

调查中显示,有3%的人认为新形势下党员作用发挥的不明显,“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有所弱化。这其中以35岁以下的年轻党员为主,相比党员身份,他们对工作业绩和成果看得更重。

同时,有63%的人表示,要加强身边典型党员的选树和宣传,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在党员发展上,严格标准,加强各方面的考核和培养,从源头上提高党员素质和能力。

新形势下,党员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教育,更是对全体党员的一次思想教育和洗礼。

该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方成龙说:“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更要从实际行动入手,培养和提高党员的执行力、自觉性、先进性,使他们能真正地发挥示范引领和排头兵的作用。(查高英)

【专家看法】

党员是不是真的有用?这毋庸置疑。在不同历史时期广大党员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广大党员在各个行业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党员如何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成为人们新的思考。

简单讲,身为职工,自应履行好岗位职责;身为党员,对自己的要求又理应比群众更高更严、表现也理应更出色。然而,如何做到这一点?各级党组织如何帮助广大党员实现这一点?这恰恰需要调查研究。正视并回答这个问题,紧迫而有现实意义。

对中铁四局建筑公司的这个微调查,窥一斑可知全豹。一方面,明确肯定党员的作用,解疑释惑,增强信心,鼓舞士气;更重要的是,准确把握党员思想状况,对更好发挥党员作用提出针对性举措。

正如调查结果所显示的,60%的普通党员提出将提高党员素质与组织培养教育结合起来,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打好基础,即在“想”与“能”两方面下足功夫。

应当说,广大党员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还是想发挥党员作用、体现自我价值的。“两学一做”是很好的契机,通过活动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就能很好地解决“想”的问题;而要实现“能”,就要把党员个人所想、所能和组织的支持更好结合起来,要求各级党组织为其提高能力素质、干事创业、岗位成才创造条件。(张朋智 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研究员)

【抗洪抢险中的职工身影】“平时的技能派上了用场!”

《工人日报》(2016年08月03日02版)

巢湖岸边的肥东县长临河镇环巢湖大道附近发生圩堤垮塌让人猝不及防,洪水直接威胁合肥市滨湖新区和长临河镇的安危。

12小时筑起防汛堤坝

接到合肥市防汛总指挥发布的抗洪救灾第一道命令后,中铁四局建筑公司干部职工立即奔赴大堤参加抢险。

建筑公司从淮南、合肥的项目工地上调集了170余人组成精干队伍,携带大批设备、物资,于当晚11点到达救援现场。

次日0点30分,他们受领任务:负责南淝河大桥与环巢湖大道交口以东400米的抢险通道防汛加固,在短时间内,快速修筑均高1.5米、宽3米的防汛堤坝。

170余人的队伍,分为5个作业小组。共产党员突击队的旗帜,在这个雨夜插在大堤上。

凌晨1点10分,第一车砂石料进场。

一时间,现场铁锹铲砂石“刺啦刺啦”的声音、挖掘机轰鸣声,伴着大伙的吆喝声,响彻南淝河大桥。

“催一下砂石料……”2点18分,负责第一段突击任务的37人小分队,在中科院综合楼项目经理黄琪兵带领下,干劲不减。第一车砂石料早已装填堆码好,黄琪兵急切地催促下一车装袋材料。

“这些事,我们项目上都曾经演习过,再加上我们干的就是建筑施工的活儿,平时的技能派上了用场!”中铁滨湖名邸项目经理金涛信心满满。

12个小时后,防汛堤坝呈现在大家面前。

主动请缨担任抢险主力

6月28日,凌晨4点58分。

一直忙到后半夜的武鹏,刚躺下没多久,正迷迷糊糊。忽然手机响了,武鹏按了接听键。

“织毕铁路元宝山隧道因洪水塌方,有可能埋了轨道车。”

武鹏“腾”地一下从床上坐起,瞬间清醒。

元宝山隧道位于贵州织毕铁路织金站至织金北站区间,隧道长度2819米,于2015年12月28日交付使用并开通运营。

武鹏是中铁四局八分公司织毕铁路铺架项目部经理,现在正在修建织毕铁路的另一段。

武鹏叫醒了项目安全总监,两人抓起手电筒,叫上人冒着大雨向元宝山方向走去。

5点40分,几个人来到元宝山隧道,进洞700米左右,他们看到隧道右侧壁被水压挤爆了,水不停地往外流,往里走了大约40米,又发现一处侧壁被水压挤出了裂痕,再往里走300米左右,发现隧道左侧侧壁混凝土被挤得大块脱落,将轨道车从侧向挤脱轨了,所幸无人员伤亡。

作为一名老技术人员,武鹏盯着塌方处的水流,对安全总监说:“要抓紧把水堵住,不然水位继续升高,水压增大,要出大事。”

武鹏跑出没有手机信号的隧道,向有关单位汇报了险情。

当天下午4点,中铁四局总经理王传霖从合肥赶到现场组织救援。“我们是施工单位,又刚刚干完织毕铁路,人员、物资、机械都还在,我们要主动请缨,担任抢险主力。”

八分公司迅速就近从周边项目部抽调骨干力量和专业设备集聚元宝山隧道。

进洞后,5个工作点同时作业,机车、轨道车、空压机、挖掘机、冲击钻等各种机械都在运转中。隧道内没有通风设备,加上各种粉尘、浓烟,能见度不到10米,八分公司副总经理李耀清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第1个抢修日,他们一干就是近24个小时。

隧道险情排除了,成都铁路局织毕铁路贵阳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林华对王传霖说:“此次面对灾情,你们的应急状态和责任意识、奉献精神令人敬佩。”(江龙余 查高英)

【基层声音】转型升级,“转心”当先

《工人日报》(2016年09月09日05版)

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谋求新常态下更好更快发展,这是当前国有企业的中心任务。企业党组织要围绕这一中心,能动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引导干部员工率先“转心”,从而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思想支撑和保证。

一要把转型升级的意义传播好——聚心。企业转型升级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战略部署,既是提升企业优质发展、摆脱低迷困境的主要手段,更是把企业资源和市场配置进一步优化,迈向科学管理、现代企业的必然途径。党组织要利用网络、报刊、会议等渠道,大力宣传其深远意义,营造转型升级氛围,形成转型升级气候,把员工的心凝聚到转型升级上,为转型升级提供思想保证;

二要把转型升级的蓝图绘制好——振心。企业党组织要发挥好班子和广大员工的智慧,结合上级组织的整体布局、企业现实状况和行业优势,组织制定好本企业转型升级目标蓝图,科学地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设定目标,为转型升级提供动力支撑;

三要把转型升级的责任分解好——安心。企业转型升级是全员的事,全员的责任,不是也不能为领导唱独角戏,只有责任细化明确,人人头上有担当指标,干部员工才能安心岗位做事,才能积极创新有为,转型升级也才能实现目标。企业党组织要结合管理体系,做好责任引领和疏导,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形式,把责任分解到人头,人人有指标、个个有作为,为转型升级提供责任保证;

四要把转型升级的人才选配好——齐心。转型升级是一场持续性的革命,在当前企业各有各的不同、各种矛盾相对集中交织期,选配好落实转型升级的人才,为优秀的人才赋予重任使命,就能带领全体员工和谐齐心顺畅谋转型,这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

转型升级,“转心”当先。这是企业党组织优势在展现,也是企业党组织的职责使然。企业党组织要统筹谋划,以践行“两学一做”为契机,打好干部员工“转心”牌,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和增强政治核心作用,描绘好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美好蓝图。(方成龙)

图片新闻

《工人日报》(2016年10月21日07版)

\

中铁四局建筑公司宁(南京)和(和县)城际轨道交通桥林车辆段项目部党委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把班子成员学习践行效果与包保单体工期、质量和安全以及服务现场作风挂钩,立牌公布,接受监督,赢得现场员工的关注。(查高英 孙华强 摄)

中铁四局“完美后勤”服务农民工

《工人日报》(2016年10月27日07版)

10月19日,记者在中铁四局建筑公司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的青岩古镇创国家5A景区项目工地采访时了解到,得益于对农民工队伍的“完美后勤”服务,项目部只用20天时间就完成了业主任务,较正常施工进度提前了一个多月。

青岩古镇创国家5A景区旅游景点改造提升项目是贵阳市重点项目,任务重、时间紧。为了保障项目顺利完成,中铁四局建筑公司从接手项目开始就致力于打造农民工“幸福之家”,为农民工提供“完美后勤”服务。工程进场以来,为改善农民工生活条件,项目部为农民工配备了完善的生活设施,增强了农民工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查高英)

把“文化”送进建设工地

《工人日报》(2016年11月10日06版)

11月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大餐”在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河东四棚户区建设工地上演。这是中铁四局建筑公司第一届企业文化节“送文化到基层”联谊晚会,现场吸引了农民工和地方百姓近500名人员观看。

一个月前,以“畅抒建筑情,向幸福出发”为主题的中铁四局建筑公司第一届企业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这次“送文化到基层”演出,就是文化节18项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主要通过送电影、送演出、送培训等形式,将文化送给农民工兄弟们。” 中铁四局建筑公司党委副书记徐培武介绍说,平时农民工兄弟都比较忙碌和辛苦,难得有节假日时间,与其他慰问活动相比,为他们举办一场文艺汇演能实实在在的让他们乐在其中。

事实上,中铁四局建筑公司多年来坚持对农民工“政治上同对待、工作上同要求、生活上同关心、素质上同提升、利益上同收获”,在基层单位成立农民工志愿者服务站,开展技能培训、权益维护、情感关怀、文化服务、捐赠帮扶等丰富多样的关爱活动,做到“想农民工所想,急农民工所急”。尤其是该公司党委坚持开展“幸福项目部”创建以来,心理疏导室、漂流书屋、农民工工作站、健身场等一批服务性临时场馆被优先建立起来,唱歌跳舞、看电影、打乒乓球等业余文化活动让多年来沦为文化沙漠的建筑工地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查高英)

【身边故事】广播站里的乡音

《工人日报》(2016年11月25日07版)

“工友们,我们施工在一线,责任重大,我们的安全,牵系着父母儿女,没有啥子事情比这个更重要……”当带着浓浓火锅辣味的重庆话从喇叭里传出,工地上重庆籍的农民工们不禁竖起了耳朵,这是他们熟悉的乡音,是他们熟悉的老乡张全福的声音。

背上行囊,风尘仆仆,怀揣希望……对于当代农民工兄弟来说,工作的地方,是他们的另一个家。

在施工生产一线,最受重视的当属安全。中铁四局建筑公司郑州航空港棚户区改造工程,是在建路外最大单体工程,总建筑面积超80万平方米,造价19.1亿元,高峰期用工近千人。大规模群体作业,点多面广,如何确保生产安全?面对必须完成的任务,项目班子在落实各项规定之外,不断琢磨最为适合的方法。

经过多方调研,项目部决定设立安全广播站。广播站设在农民工生活区,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四周布设扩音设备。工会主席担任工作组组长,从职工中选聘两名志愿者负责日常播音和站点管理工作。将日常和特定两个时段相融合,做到每次广播提前策划、每周日常教育及时、每个节日专题跟进。

在广播内容上,项目部“老调重弹”,播出安全生产常识、安全纪律、常见安全应对和急救措施、常见疾病预防和健康养生知识,以及各类安全检查或文体活动通知等,做到反复教育,确保“习惯成自然”,并在间隙播放农民工喜闻乐见的经典歌曲,提升播音效果。

然而,广播站开通一段时间宣传效果却并不理想。有农民工反映,普通话听不懂,效果自然打折扣。项目部创新思路,邀请农民工走进广播站。安全总监王伟立说,我们苦口婆心,不如工友们“现身说法”。来自不同地方的工友用不同的乡音,通过质朴的语言,分享安全生产心得体会,更有说服力和亲和力。

3个月下来,广播站已顺利播音29次,并策划了夏日防暑降温、工地健康生活、中秋以及国庆等专题。

工作的时候听,休息的时候也有得听,这样的“乡音”,既解了他乡游子的乡愁,又增强了安全意识,农民工自我保护也形成习惯,在安全教育考试的时候,也像听广播一样自然了。(查高英 唐强)

中铁四局建筑公司:科技创新打造特色样板工程

《科技日报》(2016年12月1日07版)

冬日寒风凛冽。日前,记者来到郑州航空港河南省最大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除工地一片有序繁忙景象之外,工地场区应用多种科技创新手段用于现场施工,彻底改变了以往对建筑施工的认识,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由中铁四局建筑公司担纲施工的河南省最大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备受社会关注的民生工程。施工单位中铁四局建筑公司自2015年12月份实现十二个标段“首钻”率先开工以来,在施工全过程中,大量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通过把科技手段贯彻于施工全过程,全力打造特色样板工程。

“我们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科技成果的应用,从技术层面对环境保护、生产效率和质量、成本投入等方面作出改进,真正把民生工程建成放心工程。”负责技术管理工作的项目总工程师甘芮锴说道。

“我们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第一时间了解施工方法、工艺及标准。”来自河南项城的防水班组长吴琼谈到二维码技术交底手段,一脸轻松笑容。在该工地施工现场,运用智能手机自媒体手段,将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等内容统一上传,各施工小组技术负责人通过手机扫码,及时获取施工当中的技术要求和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一道标准的工序。

在中铁四局建筑公司郑州航空港工地,诸如自动感应车辆冲洗台、塔吊喷雾系统、劳务人员实名制闸机管理等一系列科技手段,被广泛应用在各个生产施工环节。开工以来,中铁四局项目部在诸多国字号的施工单位同台竞技当中,获得业主单位组织的项目标准化建设检查评比“三次第一,一个第二”的好成绩。(查高英)

临时工地为何建起一座漂亮公园?

——探访“幸福项目部”

《工人日报》(2016年12月16日07版)

河东四棚户区一标工程位于郑州市航空港区三官庙办事处教场袁村,那里是河南省目前规模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项目工期大约两年时间,可是,项目上的很多设施并不像是一个临时工地上的临时建设。

工地上除了有舒适的宿舍、探亲房,高标准修建的食堂等生活设施,统一修建的按男女进行区域划分的防尘晾衣棚之外,还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设施。职工宿舍旁有一个十分温馨的职工农场,农场里不仅有果园、菜地,还有一个小型的生态鱼塘。为了能让工友们下班后有一个温馨的休闲去处,项目经理部甚至利用工地上的一块空地,投资数十万元修建了一座工友公园。

据了解,自开展“幸福项目部”创建活动以来,这种基层单位驻地环境的“硬标准”,已经成为中铁四局建筑公司的明文规定。据中铁四局建筑公司党委副书记徐培武介绍,过去的项目临时建设设施总花费大多在几十万元左右,而在此次的棚户区项目上,“临建”花费已达到数百万元。“这些花费非常值得。”徐培武说。

工地上的环境毕竟不像机关,过去,有的大学生来到项目工地上,因条件过于简陋,过不了多久就会跳槽。现在,工地上“家”的氛围越来越浓厚,跳槽的自然也少多了。尤其是工地上建有农民工服务站,其服务内容非常丰富,解决了农民工很多思想上、生活上的苦恼,为他们排除了很多情绪上的隐患,既从源头上预防安全风险,又能有效避免农民工与当地群众之间潜在的矛盾。

“幸福项目部体现在基层,就是要切实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存在感!”中铁四局建筑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方成龙告诉记者,该公司在新开工项目坚持“提前策划,过程督导,动态完善”的原则,充分尊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和建议,明确划分出办公、住宿、娱乐、绿化、农业等五大功能区,把员工生活、卫生、文化线一次建成,从源头上抓好项目驻地建设。

工地上有个广播站,经常会播放一些安全教育、生活小知识等温馨提示内容。广播站里的兼职播音员都是来自协作队伍里的农民工。当来自不同地方的农民工都能听到广播里传出的带着自己家乡浓厚乡音的广播时,他们都会感到非常亲切。这种安全教育效果,又往往是项目部难以替代的。

利用项目上完备的驻地建设,项目部积极开展“幸福项目部、快乐农民工”趣味运动会、工地“火把节”、露天电影、集体生日等活动。10月末,经理部在工地上举办了建筑公司的第一届企业文化节“文化送基层”联谊晚会,其中有的节目由农民工参与演出。项目部同时开展“反探亲”“幸福乐园”“亲情港湾”等活动,为探亲家属提供力所能及的生活和条件,解决了员工后顾之忧。

“‘幸福’体现在硬件上,无非是吃住条件好,但是真正把驻地当做家来建设,需要无处不在的细节!”据方成龙介绍,项目部每周更换菜谱,按照“一日三餐、四菜一汤、荤素搭配”的标准,每周更换菜谱。每个月会组织一次员工集体生日,订上一个蛋糕,煮上一碗“长寿面”,“逢上节日,餐桌拼起来,几个小炒、几碗拉面,都能吃出家的味道”。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上,项目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邀请局内外专家进行相应业务指导,还将考核指标放在现场,分楼栋、分片区、分专业。开工一年来,从该项目输出提拔总工程师、工程部长、技术主管和专职营销人员多达7人。

该项目及工地上甚至树起了一座蚂蚁雕塑,旨在借鉴和汲取蚂蚁所具备的“团结合作、勤劳朴实”的精神。企业不仅要靠管理要效益,更要靠文化引领精神。在项目经理部看来,他们如此重视工地上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其目的不仅是要赢得一方市场,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出一支扎实过硬的队伍。(查高英)

上一篇:181天,建筑公司工程建设展现速度、再创奇迹!

下一篇:玩转省博

返回
热点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