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公司欢迎您!
返回首页|集团网站|集团站群
发展历程
您当前的位置:企业概况>发展历程

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建筑公司)由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建筑工程处(简称建筑处)改制成立。

艰苦奋斗的五十年(成立——2000年)

建筑公司源头单位可追溯到1950年10月成立的铁道部工务局汉阳枕木防腐厂建厂工程处和1952年7月成立的铁道部临时建筑处。经过五十多年20多次演变,至1983年2月1日成立铁四局建筑处,处级机构从此稳定下来。

五十年间,建筑处职工发扬“钢人铁马”精神,南征北战,攻坚克难,在东北边陲,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横跨19个省、市、自治区,参加修建了20条铁路干线、支线和专用线;阜阳、合肥、芜湖3个铁路枢纽;15座铁路工厂;铁道部办公楼等18项铁路配套工程。建成了武进行政中心办公楼等13座路外高层办公楼;建成投产了沈阳飞机制造厂等17座路外工业厂房建筑;建成了宿州等3座国家粮库、安徽饭店等11座商厦、场馆;完成了中国科技大学等10所院校的改扩建工程。在我国建筑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足迹,创造了引以为荣的业绩:

——汉阳枕木防腐厂:新中国第一个木材防腐厂(1952年4月—1953年6月)

——长春机车工厂:全国范围内率先采用预应力新技术(1955年10月—1960年12月)

——丰台桥梁工厂生产车间改造成钢筋混凝土轨枕生产线:填补国内一项技术空白,标志着我国轨枕由木枕跨入钢筋混凝土轨枕时代。

——北京站站房工程: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建筑面积46700平方米,1959年1月20日—1959年9月10日,工期7个月20天,进度是中国及至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投资仅为2392.2万元,几十年来超负荷运转没有出现任何质量问题,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筑处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先进施工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全处累计完成科技开发、推广和应用项目百余项;荣获局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荣获局级以上QC成果奖16项;1983年用10个月完成4800平方米芜湖小杨村铁路枢纽的“小杨村精神”;1984年荣获铁道部科技成果奖的铁道部巢湖水泥厂整体滑模新工艺;1989年荣获铁道部全面质量管理优秀成果奖的安徽第一高楼(22层)安徽饭店;1996年荣获铁道部优质工程一等奖、鲁班奖的京九线阜九段和阜阳枢纽工程,阜阳枢纽工程还获得詹天佑奖;1999年荣获鲁班奖的昆山钞票纸厂工程。

建筑处人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艰苦环境下,凭着主人翁的精神,靠肩扛手抬、战冰天雪地,为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同时,在管理体制上,根据国家形势,从一长制、军管制、一元化到处长负责制不断探索。机构编制也在逐步适应新形势。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建筑处实行处、段、队(或处、队、分队)三级管理。1994年以后,建筑处全面实行二级管理,处下设项目队(公司)、经理部,实行工程项目经理负责制。劳动工资制度逐步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到1992年以后,建筑处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同时在生产工人中推行定额计件工资。生产管理和经济核算工作从五十年代的基建工程承发包制、投资包干制,到八十年代探索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先后全面推行工程项目经理承包、项目承包制。1999年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改制后十年(2000——2010年)

2000年9月26日,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建筑工程处改制为中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建筑公司改制后经过全体员工坚持不懈地奋力拼搏,历尽了前五年经营生产低潮的艰苦岁月,2006年全年完成营业额10.08亿元,营业额首次突破了10亿元大关,比2005年的6.35亿元增长59%,在多年的低迷期后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07年协助局中标了总价54.21亿元的安哥拉工程,承担了30%的施工任务,开始了海外发展之路。2009年新签合同额突破30亿元,2010年实现了完成营业额近25亿元施工生产能力的大跨越。

十年间,荣获詹天佑奖2项;全国用户满意建筑工程3项;优质工程荣获省级10项、市级5项、局级6项;QC成果奖荣获国家级2项、省部级7项、局级7项;专利7项;连续多年荣获省市级优秀企业。

其中2001年公司被合肥市政府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是中铁四局集团中首家获此荣誉的单位。2007年铁道部第六次大提速应急配套工程浙赣铁路横峰疏解线,合同工期3个月,仅用50天就完成了施工任务,被南昌局誉为“横峰速度”。安庆香樟里•那水岸工程在荣获省市级优质工程奖后,还获得了“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和“2010年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是局在住宅工程项目上首次获得该项殊荣。甬台温铁路霞雪岭隧道施工采用双侧壁导坑施工法,填补了全局在隧道施工中双侧壁导坑施工法的空白。

在企业管理方面,2002年建筑业企业资质就位成功,取得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建筑装饰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资质,为公司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公司积极开拓多元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12月18日正式注册了淮南中铁四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向建筑业上下游延伸方面取得了标志性的进展。2008年第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淮南洞山·九龙湾项目实现销售额1.07亿元,实现销售利润1723万元。

公司员工收入与企业发展保持同步增长,2006年实行了员工生活最低保障工资,2010年公司在岗员工人均收入达5.83万元,比2001年的10102元增长了5.77倍。

因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建设的需要,2002年9月26日,公司白水塘基地整体搬迁,公司机关、5个经理部和746户住户搬出白水塘基地。12月28日,公司新区建设工程开工。2004年3月顺利平稳地完成802户职工和公司机关办公楼的回迁工作,为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首例回迁小区,公司生活和办公环境从此有了彻底改变。2007年公司小区被评为合肥市蜀山区“文明小区”、“平安小区”。

快速发展的十二五(2011——2015年)

十二五期间,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和速度,营业额保持连续增长,共完成175.34亿元,是“十一五”77亿元的228%;新签合同额完成201.14亿元,是“十一五”104.27亿元的193%。其中广州地铁车辆段工程15.83亿元、郑州航空港棚户区工程19.01亿元,先后刷新局路外项目单体合同额新纪录。安哥拉海外市场持续滚动发展,总合同额已达27.3亿元。

企业经济状况持续向好,共实现净利润1.99亿元,是“十一五”8814.59万元的226%。企业清欠工作成效显著,债务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加大,工程项目造血功能逐步增强,企业货币资金存量逐年上升并保持一定规模,企业竞争实力日益增强。立项局以上科研课题16项;获得省部级技术创新成果奖7项;获得国家级工法1项,省级工法4项;拥有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参与编制的3项施工技术规范,被列入国家行业规范编制;技术中心被评为安徽省优秀企业技术中心。

“四局建筑”品牌初步建立,影响力逐年增加。公司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两次获得“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称号;连续四年荣获“中国建筑业企业成长性百强企业”称号;获得中国工程建设企业社会信用评价AAA企业;获得国家级优质工程4项、省部级优质工程7项;获得国家级安全标准工地1项,省部级安全标准工地20项;连续多次被评为安徽省优秀建筑业企业、安徽省建筑业五十强、合肥市优秀建筑企业和五十强企业、合肥市“优秀承包商”等荣誉。荣获优秀项目经理(管理者、建造师)国家级11人次,省部级12人次,市级14人次。

企业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开展了风险管理,建立了公司和项目两级内控体系;开展了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和全面精细化管理。通过持续的企业改革,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目前公司具有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机电安装工程三个类别施工总承包壹级,铁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两个类别施工总承包叁级;环保工程、钢结构工程、建筑装饰工程和地基基础工程等四个类别专业承包壹级等多项建筑业企业资质,及城市园林绿化企业叁级资质和测绘丁级资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同时,坚持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职工,不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公司在岗职工年均收入比“十一五”翻了一番,维护发展好了职工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十三五展望

十三五发展目标:每年以10-15%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营销额达到80亿元,营业额达到60亿元以上,毛利率保持10%以上。

十三五发展指导思想: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以绿色施工为导向,充分发挥各类专业资质优势,进一步提升管控能力;以房建为主业,以市政、机电、钢结构、装饰安装和环保等市场为补充,走企业资质资源主辅结合之路,水利水电和城市园林绿化有实质性突破,进一步优化市场布局,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做强做大企业。

十三五总体发展战略:建设大轨道交通房建知名企业,努力开拓多元营销格局,经营战略从“游击战”向“阵地战”转变。打造工程管理标准化、流程化,管理战略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企业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使公司在建筑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努力成为“主营业务突出、综合实力强劲”的一流建筑企业。